香港穩定幣最新消息:京東、螞蟻集團可能錯過首批牌照名單

香港《穩定幣條例》已於 8 月 1 日正式生效,香港進入穩定幣合規時代,牌照申請、場景探索成為熱議話題。然而,近日市場傳出消息,一些前期被視為熱門的申請者,如京東、螞蟻集團等網路平台,或許很難出現在首批執照名單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項消息不僅引發業界關注,也揭示了香港在穩定幣監管上的嚴謹態度。

一、牌照申請熱度高漲,但門檻超乎預期

「目前牌照申請熱度很高,我們接觸到的就有數十家。」從事虛擬資產合規業務的人士吳君告訴界面新聞,儘管從 8 月起才正式受理申請,但已有很多內地背景機構與香港金管局進行了前期溝通,涉及行業包括互聯網、實業、金融等。連日以來,為了處理顧問業務,加班到凌晨對吳君而言已經是家常便飯。

然而,有接近香港穩定幣牌照申請人的消息人士稱,隨著監管細則落地,香港穩定幣熱潮將有所消退,尤其應用場景主要為跨境支付的非金融機構申請人,或因難以實現監管要求的「核實每一個持幣人的身份」的安排,主動放棄在早期階段參與。這也意味著,前期大熱門如京東、螞蟻這樣的網路平台,或許很難出現在首批執照名單上。

二、傳統金融機構與中資背景的優勢

在穩定幣牌照的爭奪戰中,傳統金融機構和具備中資背景的實體似乎更具優勢。

中信集團

透過香港的子公司信銀國際聯合了一些機構,意在申請首批穩定幣牌照。

中銀香港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銀香港是香港的三大發鈔行之一,如果發行穩定幣,有先天優勢,也能讓兩地監理者安心。

三、香港銀行在數位資產業務的快速成長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發布《香港財富管理市場:機會與前景》一文。文中提到,香港銀行在數位資產業務發展呈現快速成長。相關監管指引推出後,越來越多銀行開拓銷售數位資產相關產品和代幣化資產,以及數位資產保管的業務。截至 2025 年 7 月中,22 家銀行獲準銷售數位資產相關產品,13 家銀行獲準銷售代幣化證券,另有五家銀行獲準提供數位資產保管服務。2025 年上半年銀行數位資產相關產品及代幣化資產交易總額達 261 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 233%,並已超過去年全年交易總額。多家資產管理公司亦相繼公佈計畫推出代幣化產品,加上政府積極推動代幣化債券發行,相信香港在數位資產領域的成長動能將持續,為香港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帶來新動力。

四、韓國銀行業的穩定幣佈局:借鑒與競爭

隨著有關穩定幣合法化的討論迅速升溫,韓國主要商業銀行正在加緊制定與加密貨幣和穩定幣相關的業務計劃。新韓銀行、友利銀行、KB 國民銀行等成立了數位資產專案工作小組。友利銀行組成 9 人團隊推動穩定幣及數位錢包業務,也與區塊鏈新創公司達成合作;KB 金融集團設立數位資產應對委員會,協調旗下保險、證券等子公司資源。

目前,韓國國會正審議多項加密產業改革法案,其中包含允許金融機構發行穩定幣的內容。銀行業者認為提前佈局可搶先機,各銀行已申請 81 項穩定幣相關商標。此外,KEB 韓亞銀行、釜山銀行等地區性銀行也成立區塊鏈研究團隊,Upbit 合作方 K 銀行組成數位資產特別工作小組。業內人士稱,雖立法尚需時日,但提前準備利於政策落實後快速推出服務。

結語:

香港穩定幣牌照的申請熱潮,揭示了市場對穩定幣巨大潛力的認可。然而,金管局對「核實每一個持幣人的身份」的嚴格要求,可能成為非金融機構,特別是跨境支付為主的網路平台,在早期階段獲得牌照的障礙。這也意味著,首批獲批的穩定幣發行人,很可能將是具備深厚合規經驗和技術實力的傳統金融機構。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