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批準以太坊作爲投資移民資產證明 Web3發展再獲新機遇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資產在香港投資移民中獲認可,引發關注

近期,香港投資推廣署批準了一項以以太坊作爲3000萬港元資產證明的投資移民申請。這一消息引起了加密貨幣持有者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對於華人大戶而言,這意味着境外移民的門檻顯著降低。然而,投資移民的過程並非如此簡單,香港是否真的成爲加密烏托邦也值得深入探討。

花3000萬港元加密資產買"香港身分",劃算嗎?

這項政策屬於香港政府在2023年推出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該計劃旨在通過引入外部投資者與資本,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爲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根據計劃規定,合格投資者在香港投資3000萬港幣獲允許資產後,可獲得逗留籤證,居住滿7年後有機會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

申請過程中,投資者需自費聘請香港專業會計師出具擁有3000萬港幣淨資產的驗資證明。值得注意的是,資產所在地和構成並不受限制,只需證明申請人在提出淨資產審查申請日期前6個月內持續擁有不少於3000萬港元淨值的資產或資本。

獲批後,投資者需在6個月內將不少於3000萬港幣投資於指定的獲許投資資產類別。其中,2700萬港幣需投資於金融資產,包括港股、債券、存款證等;300萬港幣則必須投入"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用於支持香港的創新科技和其他重點產業發展。

本次加密貨幣的參與主要體現在首次驗資階段,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加密資產被認可用作資產認定。然而,使用加密貨幣作爲資產證明時,最大的挑戰在於證明資金來源的合法性。相關機構和會計師會要求客戶提供購買加密貨幣的原始資金來源以及交易記錄,這對於加密貨幣的匿名特性和價格波動性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香港首次允許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投資移民,不僅體現了其高度開放性,也再次印證了港府對加密貨幣的包容態度。這一舉措可能會吸引更多加密貨幣持有者,進而推動香港Web3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香港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地人才的措施,包括優化現有的人才入境計劃和推出新的高才通計劃等。這些舉措旨在應對香港人口流失的挑戰。數據顯示,2022年之前,香港常住人口連續5年下滑,從2019年的736.5萬人降至2022年的722.4萬人。

在宏觀經濟收縮的背景下,香港本土經濟也受到衝擊。然而,香港對Web3領域的關注不減反增。在虛擬資產方面,香港在監管與包容之間尋求平衡,在產品創新、平台許可和監管框架延伸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花3000萬港元加密資產買"香港身分",劃算嗎?

2024年,香港審批通過了6只虛擬資產現貨ETF,提升了投資者的購買便利性。目前,三支比特幣現貨ETF持有比特幣總數達4330枚,總資產淨值達4.25億美元;以太坊現貨ETF持有以太坊2083枚,資產淨值達0.56億美元。

在交易所方面,香港已有9家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獲批,超過31家券商獲得虛擬資產1號牌升級,超36家資管獲虛擬資產9號牌升級。在Payfi領域,香港金管局推出Ensemble項目探索RWA與CBDC,並持續完善監管條例。

盡管香港在Web3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與全球加密市場相比,其影響力仍然有限。一些加密從業者認爲,相較於其他地區,香港投資移民的門檻仍然較高,性價比不高。

然而,香港的目標並非在加密市場搶佔份額,而是在傳統金融基礎上嘗試構建新的去中心化金融體系,以填補虛擬資產的空白。香港正致力於穩固其傳統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時通過創新接軌未來數字資產交易時代。盡管香港可能不是加密最活躍的地區,但其"小政府、大市場"的特點爲傳統資本提供了安全和穩定的環境,這對許多投資者來說可能比其他因素更爲重要。

花3000萬港元加密資產買"香港身分",劃算嗎?

ETH1.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WalletsWatchervip
· 3小時前
润了润了 三千万港币不难啊
回復0
TokenSleuthvip
· 3小時前
好期待 但我穷
回復0
链上酱油师vip
· 3小時前
白菜价就能换身份了?
回復0
梗图收藏家vip
· 3小時前
币圈玩的多了懂了,七年更得等的住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