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Web3峰会人气遇冷 RWA受关注 华人大佬聚首成焦点

香港Web3峰会:主会场人气不足,RWA成焦点,华人大佬聚首最受瞩目

2025年香港Web3嘉年华于4月6日至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这是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与HashKey Group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嘉年华。官方通报称有近400位全球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参会,展会面积较去年增加50%。然而,实际情况是除第三天略有起色外,整体大会人气欠佳。

多位与会者反映,今年的人流量与往年相比几乎腰斩,展位数量也从去年的150多家减少到不到100家。相较于新加坡Token2049的300家展位,更显得规模缩水。甚至有传闻称邀请了香港本地老年人充当人流,被戏称为"最冷清的一次大会"。

人气下降的原因多样。首先,大会恰逢关税战期间,市场表现不佳,熊市特征明显,参会热情受挫。其次,2月份的共识大会分流了部分人气,许多KOL选择不再重复参加香港大会。第三,行业普遍缺乏热点和创新,参与者多关注价格而非技术,对普通用户而言,参会仅剩社交意义。

香港Web3大会:主场人气骤减,RWA是热点,华人大佬聚会最吸睛

从展位情况看,某交易平台的展台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是人流的主要聚集地。其次是MEME类别的GMGN项目。热点主题方面,Payfi仍然备受关注,传统金融机构在这一领域表现活跃。某银行、某数字银行等机构积极讨论Web3支付话题,某数据交易所和某基金公司也设立展位,分别聚焦RWA和数字货币基金。

有趣的是,除了Payfi和MEME外,其他曾经热门的概念在主会场似乎已经淡出。DePin赛道无人问津,仅有一个与AI概念相关的机械狗在会场展示。某公链和某新兴公链在主会场的曝光度不高,可能受到币价低迷的影响,但两者都有独立的自办活动。某即时通讯平台相关的生态在经历创始人风波后,也从去年的独立分论坛回归到参展区,虽然仍有一定规模,但人气已不如从前。这与现实情况相符,此前就有传言称多个链游项目离开该平台,Web3向Web2的突破似乎比预想的更具挑战性。比特币生态更是乏人问津,BTCFi未见成效,比特币生态似乎真的成为了市场口中的"伪命题"。

从参会者构成来看,KOL成为主力军,有网友戏称"香港大会是KOL人才市场"。相比之下,VC机构的存在感明显下降,这与上一轮牛市中VC的高调姿态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产业生态链的快速变化。

主会场虽然人气低迷,但周边活动却颇受欢迎。100多场Side event中,除了实质性的技术论坛和黑客松外,各种游轮、夜场、派对也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几家知名交易平台都使出浑身解数,组织各种活动吸引人流。社交和资源对接成为许多人参与的主要目的。与往常一样,华人仍是香港大会的核心群体,今年海外参与者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整个大会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人大佬们的聚会。

在某活动现场,多位知名华人创始人齐聚一堂,展现了罕见的"冰释前嫌"场面。要知道,这些人之间曾有过各种矛盾。仅在两个月前,其中两位还在社交媒体上就某交易所的财务问题进行激烈争论,而现在却在酒桌上相拥畅饮,着实令人惊讶。除了这些老面孔外,还有多位行业资深人士也现身现场,引发了市场对这些大佬集体复出原因的诸多猜测。

香港Web3大会:主场人气骤减,RWA是热点,华人大佬聚会最吸睛

相比之下,代表西方阵营的某公链创始人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待遇。在该公链币价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他受到了不少批评和质疑。现场呈现出一种魔幻的氛围:台上他自信满满地阐述将其公链打造成世界计算机的愿景,台下观众却普遍关心币价何时能够上涨,技术派与价格派的矛盾隐约可见。私下场合的讨论也没有减少,有趣的是,多位业内人士在社交平台上提到,某交易所创始人比该公链创始人更受欢迎。人群的倾向似乎随着流动性的变化而转移,也间接反映出信仰的转变。或许相比之下,目前更具"网红气质"的交易所创始人确实在群众影响力上占优。毕竟在现场的价格预测中,800美元已经成为了该公链币价的常见猜测,而某交易所的平台币至少还有喊单的潜力。

总的来看,从2023年的雄心勃勃到2024年的人山人海,再到如今的冷清,香港见证了比特币从1.7万美元到10万美元又回落至8.2万美元的全过程,大会也完美地反映了行业现状。热点与创新不足、实际应用不明显似乎已被人有意忽视,熊市迹象初显,交易所急于拓展新用户,项目方举步维艰,散户苦守小币种,VC的资金也接近枯竭。但熊市也有其积极一面,噪音减少、成本降低,是打磨产品的关键时期,有利于优质项目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新资产的流通与资金流向是关键,传统与新兴领域正在融合,监管持续完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就大会本身而言,八卦满天飞、社交成为主旋律仍是当前的真实写照,各种传闻四起,熙熙攘攘的人群各怀心思,这种错位感似乎也反映在行业发展中。

尽管香港的Web3发展进程不如预期顺利,但生态系统已初具规模,且从政策角度看,无论是RWA试点还是稳定币监管,香港在Web3的开放度都居全球前列。某高官表示,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正在为香港的稳定币发行人制定监管制度。第二份有关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声明也将于今年发布。目前,政府已拨款5000万港元支持数码港推动Web3生态圈建设,吸引了多家Web3企业落户香港。

据某官员透露,截至去年9月,香港已拥有超过1100家金融科技企业,年增长率超过15%,涵盖数字银行、虚拟保险、虚拟资产教育平台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8家持牌数字银行、4家持牌虚拟保险公司和10家持牌虚拟资产教育平台。

政策方面也有新进展,4月7日,香港证监会正式发布通函,明确允许虚拟资产现货ETF在审慎监管框架下参与链上质押活动。同时,也放宽了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相关限制,允许持牌交易平台向客户提供质押服务。

香港Web3大会:主场人气骤减,RWA是热点,华人大佬聚会最吸睛

虽然香港作为窗口的作用在当前环境下效果有限,但从长远来看,如果要实现传统机构向Web3的突破,兼具规范性和开放性的香港仍然是最理想的发展土壤。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我们应该对香港多一些耐心。

RWA12.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0xTherapistvip
· 08-04 12:51
香港不行啦还带老人家凑数
回复0
MemeTokenGeniusvip
· 08-04 12:50
新加坡赢麻了
回复0
无常损失资深哲学家vip
· 08-04 12:37
所以去T2049不香吗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