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技术主流化的三大挑战:价值创造、基础设施与实际应用

加密货币应用的三大误区与真相

近期,World公司创始人展示了其最新战略规划,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尽管其计划借助政策优势进军美国市场的举措颇具亮点,但真正令人瞩目的是该公司向主流消费领域的快速渗透。这标志着加密货币正式脱离小众圈层,开始在日常商业领域崭露头角。

World公司的策略颇具争议:persuade美国民众通过虹膜扫描获取"真人认证标识"并非易事,即便承诺保护隐私也难以取信于人(更何况时机可能尚不成熟)。然而,该公司早已暗中为这一大胆计划做好了三重准备。

先创造实际价值,再以代币增添吸引力

World公司早期曾采用代币激励拉新的常规路径。这种被誉为"比特币成功模式"、并被众多项目效仿的策略,实际上存在因果倒置的问题。World在初期测试中就遇到了困境——过度激励确实吸引了用户,但也引来了隐私倡导者和部分开发者的批评:"这不是真正的增长,只是用收益掩盖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资产逻辑:去中心化、总量固定、不受央行控制。虽然挖矿奖励和暴涨神话吸引了早期投机者,后期也吸引了机构和国家参与。但真正留下来的建设者,看重的不是"暴富预期",而是它作为一种全新资产与支付系统的革命性潜力。

那些简单复制这种模式的项目,如今大多已成为加密世界的"弃儿"。

加密领域同样无法逃脱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与任何创业项目相同,首先需要打造出实用可行的产品,然后再考虑用代币解决冷启动或生态激励问题。否则,再精妙的经济模型也只是空中楼阁。

Blania此次提出了三个现实痛点:社交、游戏和信用领域中,机器人泛滥,真假难辨。因此,他将World的"真人认证"系统作为核心,阐明了为什么值得用户通过虹膜扫描获取一个"真人身份"的凭证。

在AI迅速渗透各个领域的时代,我们迟早都将面临"证明自己是人类"的认证需求,World只是抢占了先机。

a16z:加密货币应用的误区,被曲解的三大真相

应对"基础设施反转"的挑战

在早期加密热潮中,我们都曾满怀热情地投身其中。当我在麻省理工学院设计比特币实验时,曾天真地以为两三年内就能彻底革新支付和金融体系。十年过去,我们才刚刚起步。

要将加密产品推广到圈外,就必须匹配传统用户和商家已经习惯的体验。这意味着需要在旧系统和新技术之间搭建桥梁。而这座桥梁,往往需要做出一些在"加密原教旨主义者"眼中不够纯粹的妥协。

但这个阶段是无法避免的。你必须经历那段"新旧交替"的尴尬期——这被称为基础设施反转(infrastructure inversion)。想象一下:拨号上网占用电话线、第一辆汽车在碎石路上颠簸行驶,这些场景听起来都不太和谐。

这种"技术过渡期"使得新系统一开始难以大规模推广,只能在某些特定场景中小范围应用,难以颠覆整个既有系统。AI领域也面临类似的困境。

World最初也试图跳过这个阶段,直接将代币作为核心推广。但现在的新版本彻底改变了策略:embracing"基础设施反转",回归产品实用性,走得更稳健深入。

不要幻想能开发出一款全球通用的钱包,却不与现有系统对接。入金、出金的流程必须像PayPal当年革新在线支付那样顺畅自然,否则谈何主流化?

这就是为什么新版World App一上线就集成了主流支付系统。信任感、熟悉度、实用性,一步到位。正是因为它愿意"向后兼容",才给了传统金融机构观察和尝试的机会,而不是直接被淘汰。

这种思路也正在悄然推动加密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未来,这些技术可能会正式登台亮相,但在此之前,它必须先在现有轨道上"借道前行",打通流程,降低摩擦。

别忘了,很多加密机制(包括经济模型)只有在规模化后才能发挥魔力。但要达到规模,首先要有人愿意使用。如果连基本的使用门槛都没有降低,再完美的模型也只是纸上谈兵。

加密技术的成败关键在于实际应用

与所有新兴技术一样,加密技术的成功并非板上钉钉。不要轻信那些过于乐观的支持者的神话。更具体地说,"去中心化"这个加密技术的核心理念和其颠覆市场的关键贡献,从来都不是注定会实现的。

稳定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为了接入传统金融系统,加密世界创造了这样一个工具,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心化管理、封闭式网络等原本被摒弃的概念又重新出现。

我倾向于相信开放架构最终会胜出,但不要忘记,那些"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让你通过。

Blania和他的团队做出了一个重大赌注:赌用户会在意数据的去中心化控制权,也赌企业会在这套系统上构建更好的用户体验。去中心化身份一旦冲击现有格局,将面临巨大挑战——中心化参与者在用户体验和功能上天然具有优势。

因此,如果World想要弯道超车,第一步就是说服用户愿意提供自己的生物识别数据。美国市场的试水很快就会显示他们能否在"隐私保护"和"便利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当然,采取一种更温和的"入口策略"可能更明智:比如先发放一个大家熟悉的"认证标志",可以在常用App中解锁额外功能。不必一开始就要求人们对着球体扫描虹膜。问题是,这样的身份认证可能不够可靠,容易被滥用或规避。

Blania的判断可能是正确的。在这场与AI的持续博弈中,只有军事级别的生物识别,才能真正提供不可伪造的人类身份证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采取更温和的方式,避免一开始就将用户推向球体前。

虽然领取空投的用户会踊跃参与,但这种刺激最多维持几天,一旦补贴停止,热度就会消退。真正持续的增长只存在于日常价值实现中,而这正是他们真正的机会所在。

如果World App能通过优秀的支付体验吸引用户,再加上全球畅通的资金进出渠道,那么它就可能真正找到了突破点。

a16z:加密货币应用的误区,被曲解的三大真相

结语

目前来看,他们已经押上了全部筹码。接下来,我们只需关注一个问题:

加密世界能否真正进入主流市场?

无论World这次尝试最终能否成功,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有更多加密项目愿意将注意力从"代币经济学"和"价格波动"转移到开发真正实用的日常产品上来。

因为这种转变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不那么热闹,但它却是整个行业想要进入主流市场必须迈出的关键一步。

BTC-1.41%
APP1.0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GasFeeCryvip
· 18小时前
World慌了
回复0
ponzi_poetvip
· 18小时前
隐私交换价值不值
回复0
元宇宙包租婆vip
· 18小时前
虹膜扫描太绝了
回复0
DA_Odreamervip
· 18小时前
盲目跟风终将失败
回复0
佛系链上人vip
· 18小时前
主流化还太远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